产品定位与市场背景
真无线耳机市场早已不是新鲜事物,但OPPO Enco X的出现确实带来了一些不同。这款耳机定位在高端市场,试图在千元价位段与苹果AirPods Pro展开正面竞争。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它的宣传语“声量未来”时,隐约感受到OPPO想要在音频领域做出突破的决心。
市场背景很有意思。2020年发布的Enco X恰好赶上了真无线耳机技术成熟的阶段,消费者开始不满足于基础功能,转而追求更好的音质和降噪体验。OPPO选择与丹麦高端音响品牌丹拿合作,这个决定现在看来相当明智。毕竟在耳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,独特的音质调校确实能成为打动用户的关键。
核心功能亮点介绍
Enco X最吸引人的可能是它的双重主动降噪功能。通过前后两个反馈麦克风协同工作,它能根据环境噪音动态调整降噪强度。实际使用中,这个功能确实让通勤时的地铁噪音变得不那么恼人。
音质方面,丹拿联合调音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。相比普通真无线耳机,Enco X的中频表现更加饱满,人声细节保留得很好。LHDC高清音频编码技术的加入,让无线传输的音质损失降到最低。我有个朋友之前一直用有线耳机,试过Enco X后终于承认无线耳机也能有好音质。
通话质量也值得一提。三麦克风系统配合AI算法,即使在嘈杂的街头通话,对方也能清晰听到你的声音。这个功能对经常需要电话会议的人来说特别实用。
外观设计与佩戴体验
Enco X的设计语言延续了OPPO一贯的简约风格。充电盒采用鹅卵石造型,握在手里的质感相当舒适。我特别喜欢那个哑光表面处理,既不容易留下指纹,又显得很有档次。
耳机本体设计得很巧妙。单个耳机仅重4.8克,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觉得累赘。入耳部分的角度经过精心计算,能很好地贴合大多数人的耳道。我自己戴着它连续听了两小时音乐,确实没有出现胀痛感。
配色方面提供了白色和黑色两种选择。白色款更显优雅,黑色则更耐脏。耳机盒的磁吸开合做得相当精致,那种“咔哒”声总能带来莫名的满足感。整体来说,Enco X在设计上确实考虑到了实用与美感的平衡。
双重主动降噪原理
主动降噪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,但OPPO Enco X的双重主动降噪系统还是带来了一些新意。它采用前馈加反馈的混合式降噪方案,通过内外两个麦克风协同工作。前馈麦克风负责采集外界环境噪音,反馈麦克风则检测耳道内的残余噪音,两者收集的数据会实时传输给降噪芯片处理。
这个工作原理其实挺有意思。降噪芯片会生成与噪音相位相反的声波,通过扬声器发出后与原始噪音相互抵消。我曾在实验室环境下观察过这个过程的波形图,那些噪音曲线确实在瞬间被抚平了。Enco X搭载的DBEE 3.0声学系统让这个过程更加精准,特别是对中低频噪音的消除效果相当显著。
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,开启降噪的瞬间世界突然安静下来。这种体验很奇妙,就像有人轻轻捂住了你的耳朵。不过要说明的是,没有任何降噪技术能消除所有噪音,Enco X主要针对的是持续性的环境噪音,比如飞机引擎声、空调运转声这类规律性声音。
实际降噪效果测试
在专业消音室进行的测试显示,Enco X对低频噪音的消除能力确实出色。对地铁运行时的轰隆声,它能削减约35分贝。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抽象,但换算成实际感受就是:站在地铁站台等车时,列车进站的噪音从令人烦躁变得可以接受。
中频段的表现也值得肯定。对人声交谈的抑制效果恰到好处,既不会完全听不到周围人说话,又能有效降低干扰。我在咖啡馆测试时发现,邻桌的谈话声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,但服务员叫号的声音仍能清晰听到。这种设计很贴心,既保证了沉浸感,又不会让你完全与外界隔绝。
高频噪音的处理向来是主动降噪的难点。Enco X对尖锐的声音,比如汽车鸣笛、婴儿啼哭这类突发性高频噪音,主要依靠物理隔噪来实现降噪。它的硅胶耳塞套提供了不错的被动隔音效果,与主动降噪形成互补。
不同场景下的降噪表现
通勤场景可能是最能体现降噪价值的地方。早高峰的地铁里,开启降噪后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变得遥远,周围乘客的交谈声也模糊成背景音。这种体验让我想起第一次使用降噪耳机时的惊喜,原来日常通勤可以如此宁静。
办公环境下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。空调的嗡嗡声、键盘敲击声这些办公室常见噪音都能被有效过滤。有意思的是,它似乎能识别出人声的频率特征,同事正常音量的对话仍能隐约听到。这个特性很适合需要专注又不愿完全隔绝外界的办公族。
飞机上的测试结果最让人印象深刻。引擎的低频轰鸣几乎完全消失,只剩下轻微的气流声。长途飞行时这个功能简直救命,我上次飞国际航班就是靠着Enco X才在机上睡了几个好觉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降噪效果会因佩戴贴合度而有所差异,选择合适的耳塞套很重要。
户外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。在街道行走时,我建议使用通透模式或者调低降噪强度。完全隔绝环境音虽然沉浸感更强,但可能会影响对周围危险的感知。Enco X提供了强降噪、弱降噪和通透模式三档调节,这个设计考虑得很周到。
丹拿联合调音特色
OPPO与丹麦高端音响品牌丹拿的合作让Enco X的音质有了独特韵味。这种跨界合作不只是贴个logo那么简单,丹拿的声学工程师深度参与了整个调音过程。他们带来的北欧声学美学在这款耳机上体现得很明显——声音干净通透,不过分渲染,追求自然的听感。
我记得第一次试听时的感受很特别。声音一出来就能感觉到那种专业音响设备才有的平衡感,不像某些消费级耳机为了讨好耳朵刻意加强低音或高音。这种调音取向可能初听不会立刻惊艳,但长时间聆听会发现它的耐听度很高。丹拿标志性的“真实还原”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。
有个细节值得一提,耳机的出厂预设里专门有个“丹拿淳美悠然”模式。开启后中频会变得更加温暖柔和,特别适合听爵士乐或人声。这个模式下的蔡琴《被遗忘的时光》,人声的质感真实得仿佛歌手就在面前演唱。这种精细的音效调校在其他同价位耳机中并不多见。
高频、中频、低频表现
高频表现相当亮眼。钢琴声和小提琴的泛音延伸自然,没有刺耳的毛刺感。我测试了《四季》中的小提琴独奏,高把位的音符依然保持圆润,这点很难得。很多真无线耳机在高频部分容易失控,要么发闷要么过亮,Enco X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。
中频是这款耳机最出彩的部分。人声定位靠前且立体,与伴奏乐器层次分明。听流行歌曲时,歌手的气息转换、唇齿音这些细节都能清晰捕捉。有意思的是,男声和女声的表现都很均衡,不会偏向某一种音色。测试王菲的《天空》时,那种空灵的感觉被还原得很到位。
低频量感适中但质感出色。鼓声下潜有深度却不轰头,弹性很好。听电子音乐时能感受到扎实的节奏感,但不会掩盖其他频段的表现。这种调校方式很聪明——既保证了流行音乐的听感需求,又不会让低音爱好者失望。我注意到在播放《鼓诗》这类纯打击乐时,每个鼓点的轮廓都很清晰。
三频衔接非常顺滑,没有明显的割裂感。这种整体性让音乐听起来很完整,乐器之间的空间关系交代得很清楚。复杂编曲的曲目也能保持不错的分离度,各个声部不会糊在一起。
LHDC高清音频传输
LHDC编码技术的加入让无线音质达到了新高度。相比常见的SBC和AAC编码,LHDC能传输更高码率的音频数据。官方数据显示最高支持900kbps传输速率,这个数字已经接近CD级别的音质了。
实际使用中需要配合支持LHDC的播放设备才能发挥全部实力。我在OPPO Find X3上测试时,开启LHDC后能明显感觉到声音细节更丰富。特别是古典乐中的弱音细节,那些细微的强弱变化在普通蓝牙编码下很容易丢失。弦乐群的层次感、管乐的气息感都更加鲜活。
不过LHDC对信号环境比较敏感。在WiFi信号复杂的区域偶尔会出现卡顿,这是高码率传输难以避免的问题。好在Enco X会自动在音质和稳定性间寻找平衡,遇到干扰时会智能调整码率。日常使用中大部分时间都很稳定,只有在地铁站这类极端环境下才会感知到影响。
续航方面,开启LHDC会比使用AAC编码多消耗约15%的电量。这个代价对于追求音质的用户来说完全可以接受。如果你经常听无损音乐,这个功能绝对值得开启。对我来说,发现以前熟悉的歌曲中那些被压缩掉的细节,是种很奇妙的体验。
三麦克风通话降噪
地铁站里接电话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,背景噪音常常让通话变成猜谜游戏。Enco X的三麦克风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。一个前馈麦克风专门捕捉环境噪音,一个后馈麦克风拾取耳道内残余噪音,还有个通话麦克风聚焦于人声。三个麦克风协同工作,通过算法实时分离人声和噪音。
实际测试时我特意找了个嘈杂的咖啡厅。朋友在电话那头说,除了我的说话声,只能隐约听到背景里模糊的音乐节奏,完全不影响正常交流。这种降噪效果在风大的户外更明显,传统耳机那种“呼呼”的风噪声基本消失了。
算法对声音的处理很智能。它不会把所有背景音都粗暴抹掉,而是保留适度的环境声让通话听起来更自然。有次我在路边通话,对方还能听到远处隐约的汽车鸣笛,提醒我注意安全。这种细节处理让通话体验更真实,不像某些降噪耳机那样让人声显得过于干瘪。
蓝牙5.2连接性能
蓝牙5.2带来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。开盖即连的速度快得让人安心,基本在取出耳机戴好的瞬间就能听到连接提示音。我测试过从书房走到最远的卧室,隔着两堵墙依然保持稳定连接。只有在走到阳台并关上玻璃门时才会出现轻微卡顿,这个表现已经超出我的预期。
传输稳定性在复杂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。早高峰的地铁车厢里,周围挤满了看视频刷手机的乘客,Enco X始终保持着流畅的音频传输。偶尔会遇到极短暂的断续,但很快就能自动恢复。相比几年前用过的蓝牙耳机动不动就断连的情况,现在的技术进步确实明显。
功耗控制是蓝牙5.2的另一个优势。在同样的使用强度下,Enco X的续航比我之前用的蓝牙5.0耳机长约半小时。这个提升可能不算巨大,但对于经常忘记充电的用户来说,多出来的每一分钟都很珍贵。
多设备切换体验
现代人通常不止一台电子设备,在手机、平板、电脑间切换音频输出是刚需。Enco X支持同时连接两台设备,这个功能设计得很贴心。我在电脑上看视频时,如果手机来电,耳机会自动切换到手机音频通道。通话结束后又会无缝切回电脑,整个过程不需要手动操作。
切换速度大概需要两秒左右,这个延迟在可接受范围内。有次我正在用平板看课程视频,突然需要加入手机上的视频会议。切换过程很顺畅,没有错过会议开场的重要信息。这种无缝体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不过多设备连接也有些小局限。当两台设备同时播放音频时,耳机会优先处理最先开始播放的设备。有次我手机放着音乐,电脑突然弹出视频广告,音乐就被打断了。解决方法是暂时关闭其中一台设备的蓝牙,或者养成随时暂停音频的习惯。
设备记忆功能值得称赞。配对过的设备再次连接时基本都能秒连,不需要重复配对流程。我的Enco X已经记录了手机、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三台设备,每天在不同设备间流转使用从未出现过识别错误。这种稳定可靠的体验,才是真无线耳机应该达到的标准。
单次使用续航测试
把Enco X从充电盒拿出来时,电量显示总是满满的。开启降噪听音乐能持续近5小时,这个成绩在真无线耳机里算中上水平。我习惯在通勤路上用降噪模式,从家到公司大概一小时,这样算下来能用四个来回不用充电。
关掉降噪后续航明显提升。最长一次我连续听了六小时播客,耳机才发出低电量提示。这种续航能力足够应对长途飞行或整天的户外活动。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人会连续听这么久,所以单次充电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。
电量提醒设计得很人性化。当电量剩余15%时,耳机里会传来柔和的提示音,既不会打断正在播放的内容,又能及时提醒你充电。有次我在公园散步时听到提示,慢慢走回家刚好赶上最后一点电量。
充电盒续航能力
充电盒像个移动电源,随时给耳机补充能量。官方数据是配合充电盒总续航25小时,我实际测试下来基本吻合。按照每天使用四小时计算,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。这种续航节奏很适合我这种经常忘记充电的人。
充电盒的电量指示很直观。侧面有四颗LED灯,每颗代表25%电量,扫一眼就知道还剩多少电。有次出差前发现只剩两颗灯亮着,赶紧充了半小时就补足了两天的用量。
充电盒的细节设计值得称赞。开合手感干脆利落,磁吸力度恰到好处。放在包里从没意外打开过,耳机也牢牢固定在充电位上。有次我不小心把充电盒摔在地上,盖子依然紧闭,耳机安然无恙。
快充与无线充电体验
快充功能在急需时特别管用。早上发现耳机没电,洗漱吃早餐的工夫充上15分钟,就够用一整天了。这种“充电五分钟,听歌两小时”的体验,彻底解决了我的电量焦虑。
无线充电带来了真正的随放随充。我把充电盒放在床头柜的无线充电板上,睡前随手一放,早上起来又是满电状态。这种无感充电让使用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,再也不用到处找充电线了。
充电兼容性值得肯定。无论是用OPPO原装充电头,还是第三方PD快充,都能获得理想的充电速度。有次用朋友的笔记本电脑USB-C接口充电,半小时就充入了80%电量。这种不挑设备的特性,让Enco X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快速回血。
充电安全保护做得很到位。长时间充电也不会出现过热现象,充电盒表面始终保持在温热状态。有次我忘记拔充电线,连续充了十多个小时,取用时一切正常。这种可靠的安全保障,让人用着特别安心。
与AirPods Pro对比分析
把Enco X和AirPods Pro放在一起比较很有意思。两款都是旗舰级真无线降噪耳机,但走的路线不太一样。Enco X的定价几乎是AirPods Pro的一半,这个价格差让很多人开始认真考虑。
降噪效果上,Enco X的四颗降噪麦克风确实给力。在地铁车厢里测试,它能过滤掉八成左右的低频噪音,和AirPods Pro的表现很接近。有个细节值得注意,Enco X对风噪的处理更细腻些,骑车时接电话对方听得更清楚。
音质方面倒是各有千秋。AirPods Pro的白开水调音适合长时间聆听,而Enco X与丹拿合作的调音更有特色。听流行音乐时,Enco X的人声更贴耳,乐器分离度也做得不错。记得有次在店里同时试听两款耳机,朋友一听就说Enco X的声音“更有味道”。
生态适配是个关键差异。苹果用户用AirPods Pro确实更方便,开盖即连、设备无缝切换都很流畅。但Enco X在安卓阵营表现亮眼,特别是搭配ColorOS系统时,弹窗连接、语音唤醒都很顺手。我用安卓手机配Enco X的体验,完全不输苹果生态。
同价位竞品对比
千元价位段现在挺热闹的。华为FreeBuds Pro、小米降噪耳机Pro都是强劲对手。三款耳机我都用过一段时间,发现它们各有各的脾气。
华为FreeBuds Pro的智慧动态降噪确实聪明,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降噪强度。但Enco X的手动四档降噪调节更直接,想怎么调就怎么调。有次在咖啡厅写稿,我就喜欢用最轻的降噪档,既能隔绝杂音又不至于完全听不到周围动静。
小米降噪耳机Pro的续航稍胜一筹,但Enco X的无线充电更实用。实际用下来,两款耳机的总续航差距不到两小时,对日常使用影响不大。倒是无线充电这个功能,用惯了就回不去了。我的无线充电板放在办公桌上,随手一放就能充电,特别省心。
佩戴舒适度这块,Enco X的斜面入耳设计确实巧妙。耳塞不会深入耳道,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胀痛。有次戴着它连续开了三小时视频会议,取下来时耳朵还是很轻松。相比之下,某些竞品戴久了明显会有压迫感。
适用人群与购买建议
如果你用的是OPPO或一加手机,Enco X几乎是必选。生态适配带来的便利,远不是参数能体现的。弹窗显示电量、低延迟游戏模式,这些细节体验用起来特别顺手。
对音质有要求但预算有限的朋友,Enco X是个聪明选择。同价位里很难找到第二款和高端音响品牌合作的耳机,丹拿调音确实提升了听感。记得推荐给喜欢听爵士乐的朋友,他说能听出更多乐器细节,这个价位很值。
经常需要通话的商务人士可以考虑Enco X。三麦克风降噪在嘈杂环境表现稳定,有次我在路边等车时接电话,对方完全没听出我在户外。这个通话质量,开视频会议或线上课程都够用。
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犹豫。现在市面上有些五百元左右的降噪耳机,但实际体验差距明显。Enco X的做工质感、续航表现都更扎实,用个两三年没问题。算下来每天成本不到一块钱,这个投资挺划算的。
最后想说,耳机终究是要自己试的。每个人的耳朵形状不同,对声音的偏好也不一样。建议去实体店实际佩戴试听,感受下降噪效果和佩戴舒适度。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
沪ICP备2023033283号